笔趣阁 - 都市小说 - 重来1976在线阅读 - 第675章 深入喉舌

第675章 深入喉舌

若干年后,天朝会诞生无数大富豪。
  有一个亿小目标的隔壁老王。
  有对钱不感兴趣的杰克马。
  还有脸盲逼更忙的强干老弟。
  可谁听说有报业大王,传媒大王之类的?
  前几年,有个伙计挺鸡贼,跑到港九办了家电视台。
  曾经也风光无限。
  更让无数心怀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春秋”理想的传媒人内牛满面。
  以为再也不必为如何界定“妄议”之类奇葩词汇发愁了。
  以为从此可以创作点真正客观公正的新闻了。
  以为可以活捉几个普利策回来了。
  哪成想没几天这电视台就被招安了。
  成了有关方面插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根钉子。
  要不白客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靠办周刊赚钱。
  喉舌嘛,哪能让你随便捅。
  你以为都是胡墨池呢。
  没事就把大毛笔伸进去搅和搅和。
  所以,白客一听赵怀宇说,那家出版社下属的月刊要把社长职位让出来。
  顿时惊呆了。
  “老赵,你,你没搞错吧?”
  “没搞错啊,他们正好有名额,就想面向社会引进人才。”
  白客想了想,搞明白了:“也就等于说不是咱们的人。”
  “不是咱们公司的人,但是咱们的人。”
  “就是说他们给咱们的人正式编制。”
  “没错。”
  “曲线救国,这也不错,他们跟上面也好交待,咱们运作也没有障碍。不过就算是地方的小出版社,也得有能人入他们法眼啊。”
  “咱这里会缺能人吗?”
  “哈哈,没错!”
  “我这就给你叫上来你看看啊。”
  “好。”
  赵怀宇打了个电话,没一会儿门外就传来“咚咚”地敲门声。
  一个皮肤白皙,留着寸头,中等身材的男子走进来。
  “白总,见过吧?”
  赵怀宇朝白客一指。
  “当然见过了,不过白总一定没见过我,哈哈。”
  白客笑了:“应该见过,只是没打交道,就没印象。不过,听口音像咱们那一片儿的。”
  赵怀宇点头:“当然了,徐毅是霸鱼圈的。”
  “哦,我说嘛,没多远。坐,赶紧坐。”
  徐毅大概有三十五六岁的样子。
  虽然不戴眼镜,也穿着随便。
  但还是能看出一身的儒雅气。
  赵怀宇继续介绍:“徐毅是高材生啊。”
  徐毅连忙摆手:“哪里,哪里。”
  “北大历史系毕业的。”
  “真是高材生啊,咱们市一年才出几个。”
  “听说白总考上清华了都没去,我这算啥。”
  “人白总怕耽误发财,哈哈。”
  三人聊了一会儿,介绍了一下徐毅的情况。
  徐毅也是个有性格的人。
  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政府机关上班儿。
  从事文书方面的工作。
  干了几年觉得不爽,前两年就辞掉了公职。
  跑到首都来做图书。
  干了一年也没挣到钱。
  后来就被赵怀宇收入麾下了。
  “你这样的人才到一个小城市的出版社干,有点委屈你了啊。”
  “委屈啥啊,咱不也是从小城市来的吗?”
  “还有一点。这是出版社下属的月刊社,本部肯定得设在郎房,哪怕只是个摆设。这样一来你就得来回跑了,很辛苦啊。”
  “还行吧,郎房离咱们首都也没多远,比首都的某些郊区还近。”
  “你住在哪里?”
  “四元桥附近。”
  “自己买的房子吧?”
  “是啊,贷款买的。”
  “不着急,很快就能还上了。既然你住在东北的位置。咱们的月刊社就设在燕郊好了,燕郊不也算郎房吗?”
  “对,对,当然算,而且离咱们云图大厦也不算远。”
  “至于咱们的广告公司和驻京编辑部,应该会设在朝阳公园附近,离你家好像也不远吧。”
  “不远。谢谢!谢谢!白总您太客气了,不用为了我……”
  “这也是为了咱们公司的发展嘛。”
  民营干媒体这事儿其实属于灰色领域。
  得采取迂回手段来干。
  先成立一个广告公司。
  由广告公司承包媒体的广告营运。
  这样就间接地控制了媒体。
  但好在出版社把月刊社社长的位置都让出来了。
  这事儿就很容易操作了。
  隔了一天,赵怀宇把出版社的人约来了。
  出版社的社长亲自来到云图大厦。
  这社长竟然还是个女的,有四十来岁。
  穿着也挺时髦。
  仰脸老婆低头汉。
  这话说的没错。
  女人有本事都喜欢仰着脸。
  走路也带着风。
  “这位是美总!”
  赵怀宇介绍。
  “这位是我们白总!”
  女社长主动伸出涂了红指甲的手:“吴仁美……”
  “名如其人啊,人真美。”
  女社长“咯咯”笑着:“白总真会说话。”
  赵怀宇又介绍一下徐毅:“这是徐毅,跟您说过,也做了几年书。”
  “好啊!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。”
  白客来见这位美总,其实是出于礼貌。
  因为具体的谈判细节,他根本不需要不参与。
  在这方面赵怀宇自有分寸。
  出版社聘用徐毅担任月刊社的社长后。
  白客名下的广告公司再跟月刊社签订长期合同。
  徐毅则向有关部门申请把月刊改成周刊。
  在当下,都市报和周刊方兴未艾。
  有关方面还乐得看到更多的周刊诞生。
  所以,这也不算个问题。
  至于这个周刊社需要向出版社交多少费用。
  这也很容易商量。
  对于美总她们这种吃政治饭的人来说。
  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。
  周刊办好了,比啥都强。
  而且有了周刊。
  美总她们也就等于有了个小金库。
  时不时地给她们个人或者给出版社的员工来点小福利也很方便。
  “小徐你过来后,咱们月刊依然保持四个人的编制。原来四个人中的一个会回到我们出版社。剩下三个人,有两个会留在郎房。有一个愿意到首都来。”
  “欢迎啊。”徐毅说。
  “而且你放心,我们挑的是最省心的,他就干一干校对,很踏实一个人,从来不多嘴多舌。”
  “还有件事,美总。”白客说,“我们打算把周刊本部设在燕郊。是不是离你们出版社比较远?”
  “是啊,一个在南一个在东。不过也没事儿,我想想啊……我们出版社正好有几个家是三河、香河的,我就安排他们过去好了。”